臺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

Taiwan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2022 課程回顧】社會工作實務論壇 2022/09/07

社會工作實務論壇

8/27 物質成癮

從 “What is wrong with this person?” 到What happened to this person?

任教於多倫多大學社會工作學院的方翎副教授透過同步視訊授課的方式,與我們分享物質成癮、ACEs(童年逆境經驗)及創傷知情的相關知識。老師告訴我們,在物質成癮者身上最重要的並不是他使用物質的這個事實,而是他為什麼會使用這些物質,工作者要看到這個人所處的環境與成長脈絡,帶著創傷知情的觀點工作,才能真的理解物質成癮者。

 本場次專講有進行錄影,將於系列課程結束後提供專協會員限時觀看  

長期和少年相處,擁有豐富少年服務工作經驗的新北市少年輔導委員會彭偉銓輔導員提到服務工作時眼神熱切,分享實務現場時也臨場感滿滿,讓人好像換了個身分正在與少年們相處一樣  輔導員跟大家分享到,與藥癮少年工作最好的形容就是「慢慢來比較快」,對用藥的少年來說,要立即脫離或馬上就不再犯是不切實際的期望,但我們可以肯定他們一次次的進步,跟他們一起走這個歷程,讓他們知道自己是有可能被愛被肯定有歸屬的,這才是工作最關鍵的信念  

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的許嘉菱少調官也分享了少年事件處理法的程序,詳細清楚地跟社工們說明當用藥少年進入司法,會需要經過什麼調查、有可能會裁定哪些處遇,讓較少接觸此部分業務的我們收穫良多  少調官最後也談到與少年工作過程中的自我覺察,強調自我照顧的重要性,唯有好的工作者才有好的服務對象!

相信一整天下來,學員們的收穫也跟小編一樣滿滿的吧,從理論知識到實務工作,每一個面向都透過講者、與談人及現場與會人員的對談而能夠有更多的認識與更深刻的印象,期望論壇的交流經驗能夠促進工作者們回到實務現場的相關服務工作 

 

10/1 多元文化

 

 

 

「原住民族是臺灣給全世界的禮物」-CihekImay 曾梅玲(善牧基金會花東區主任)

身為阿美族的梅玲主任從「吃 」這件事情出發,讓大家看到即使同為原住民,但不同族群間仍有不同的文化,當中存在的差異是需要被看見且重視的,文化敏感度要關注的不只是漢人與原住民,更包含了不同原住民群族間的差異;此外,主任也提到在服務新移民時,通常會備有通譯服務,但原住民卻會被認為「應該要能夠理解中文」但他們對於中文的理解程度是多少而又聽懂了多少,是常被忽略的事情,因此,政策如何制定,是否真的符合所需,是需要去面對的議題!

「翻轉部落兒少的弱勢形象、想法,在地培力孩子」王芯婷(南台中家扶中心督導)

兒保工作出身,因感受到無力感進而決定走入部落,從預防開始找到讓孩子不用離開部落的方法。在達基力部落服務的開始,督導帶著西方兒少培力的觀點,想要拓展孩子的視野,於是帶著孩子去都市看看;但在意識到孩子反而被弱化的時候,開始思考怎麼在地培力孩子,翻轉原住民的弱勢形象,帶部落孩子主動出擊,把最珍貴的文化、自然環境推廣到部落外 

「不只是原住民社會工作,更是社會工作」Ciwang Teyra(臺大社工系副教授)

身為太魯閣族、達基力的部落青年,Ciwang老師長期投入原住民權益運動,這場的與談人們也是他長期的合作夥伴們,而這是少數在花東以外談原住民社會工作的機會。常會有人問「原住民社會工作是什麼?」,Ciwang這樣回答「原住民社會工作正在解職殖民的歷程、面對斷裂的過去中,它正在整理、發展中;但實際上,原住民社會工作就是社會工作,同樣追求社會正義、維護人權,而倡議永遠是社會工作的共同工作」。

這場次的交流時間,不只是現場的參與者,線上直播的觀眾們也都針對與談內容有熱烈的回應,時間都不夠進行討論了呢  相信這麼精彩的分享一定都能夠讓各位實務工作夥伴對「原住民社會工作」有更多的認識與理解!

10/15 LGBT+

 

 

 

 

Meet clients where they are. 看到一個人在生活中的不同面向,不只有性傾向,而是多重面向的交織,才能知道你可以怎麼回應他的需求。」-黃昱得 /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學系助理教授

從介紹性/別小眾開始,昱得老師帶領與會者一步步認識性/別小眾與他們的處境,並從中去思考自己固有的價值與立場;接著將視角回到工作者自身,我們可以如何打造一個對性/別小眾友善的環境,如何調整、培育自己及同事成為對性/別小眾友善的工作者。其中,昱得老師特別強調「交織性」的重要,我們知道LGBT+族群的困境與心理健康風險,但同時人也具有 韌性、優勢,我們要看到一個人的全部,才能真的回應到他們的需求。

時常回過頭檢視自己受過的訓練,檢視法規,看到其中的不合理,從使用的語言開始,到改變機構,進而改變社會。」-彭治鏐 /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副秘書長

與大部分社工單位不同,同志諮詢熱線聚焦在「倡議」及「教育宣導」工作上,「自己人幫助自己人-藉由充權,同志可以有能力幫助自已的社群」是他們的信念。治鏐副秘書長不只跟我們分享從個人可以如何營造LGBT友善的氛圍,更重要的是可以如何提升機構服務LGBT的能力;從我們自身開始,影響機構,然後讓整個社會都更友善!

一個人怎麼認同、看待自己,是怎麼因應暴力的最大影響因素」-紀馨棋 / 台灣基地協會社工師

基地協會是台中在地發源並持續深耕社區的單位,他們做出了與其他地方不同的LGBT社會工作,更是中部地區同志的依靠與歸屬。負責同志親密關係暴力業務的馨棋說當同志遭遇暴力時,他們能不能夠安全地對外求助、能不能夠知道自己的資訊會被誰知道、怎麼看待自己、怎麼認同自己都會影響他們的求助意願與因應方式,工作者帶著肯認的視角與服務對象工作是最重要的。

在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許正熙教授的帶領下,現場的實務工作者也紛紛進行提問,2位與談人也給了許多非常實用的建議,交流如同高雄太陽一樣熱烈 ☀ 與會者的回饋也提到,雖然這個議題非常小眾,但因為有了這次的參與經驗,未來更能夠準備好自己去面對LGBT+的個案!

 

10/15 LGBT+

 

 

 

 

創造、實現謝謝(Arigatou)社會,讓這些人不再孤獨」-副田一朗 / 生活貧困 無家者自立支援GANBA協會 理事長

原為牧師,如今已經投入無家者工作30年的副田理事長,為我們介紹了他所見證的日本無家者工作,以及無家者政策的沿革與發展,滿滿的資料顯示著理事長豐富的經歷,也讓我們看到他對無家者工作的熱忱。理事長說,讓這些服務對象得到健康有文化的生活是政策的目的,但他們不只是house-less,而是home-less,是沒有人際關係的連結、是孤獨的;在工作經驗中,許多無家者對他說Arigatou,謝謝他讓他們不再無處可去、不再感到孤獨,不需要孤獨死在街頭,所以他期望可以打造並實現謝謝社會,一個每個人都不被丟下、有對象可以說謝謝,並不再孤獨的社會,然後有一天這個社會可以不再需要GANBA協會。

專協會員將可於系列課程結束後於官網觀看精彩課程影片 ⭐

主動出擊,讓大家認識並理解街友」-何嘉祥(卡卡) / 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 社工

深耕萬華多年,芒草心是許多人耳熟能詳的街友服務單位,透過卡卡的介紹,我們認識到芒草心做的不單純只是個案工作或提供安置等,更多的「倡議」工作,像是居住權、社救法修法等,透過倡議,他們想讓大眾、網絡單位都認識並理解街友,破除刻板印象也能讓合作更加順利;同時,透過街遊讓無家者帶著民眾走入自己的世界,讓他們也成為倡議的一員!

女性無家者所遭受到的困境是需要被看見的」-陳紫雲 / 台中市撒瑪黎雅婦女關懷協會 督導

「即使我在街頭拿著棍棒,我還是有可能會被性侵」這是一位女性無家者對協會說過的話,不同於男性無家者,女性無家者在街頭的困境跟需要面臨的挑戰是完全不同,且需要被看見、重視的,在這樣的理念下,撒瑪黎雅協會開始了服務女性無家者的工作。有人提問說,原生家庭對於無家者的穩定來說是有效的嗎?紫雲督導則說穩定對於無家者來說是難以界定的,特別是女性無家者很多都是從家庭中逃離的,比起原生家庭的重要性來說,有沒有人陪伴他們,讓他們知道自己被在意、有人關心是更為重要的。

與談的過程中,潘淑滿教授也分享了許多她過去在無家者研究工作上的看見,讓與談的內容更加多元且深入,現場及線上的提問也都讓交流更豐富,時間甚至還不夠用  相信這次跟日本以及台灣本土的經驗交流的機會,大家一定都有得到滿滿的收穫!

四場次的社會工作實務論壇就在這邊暫時畫下句點,謝謝各位講者、主持人及與談人的分享,也謝謝各位的參與,讓這些小眾議題也能有被討論的機會;大家的建議專協也會作為未來辦課參考,期待下次相見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