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工作領域當中,近年來也逐漸興起「多元文化社會工作」(Multicultural social work),其對立面為「普遍主義社會工作」(或稱主流社會工作)。所謂「普遍主義社會工作」大致指認為真理只有一套,源自西方社會所發展出的社會工作與理論模式,可普遍適用全球各地;「多元文化社會工作」則持批判立場,它並非全然拒斥支配全球強勢的西方社會工作,但基本上會經過質疑反思過程。多元文化社會工作者認為:在既有的社會生活制度架構下,非符合主流文化價值觀點之人們的需求,往往會被忽視。此外,在既有的社會生活制度架構下,對不同人群所存在的差異風險和差異結構,也往往被忽略,甚至成為歧視的根源。
有關原住民族社會工作一直是社會工作專業所忽略的領域,「同化取向」的社會福利觀點,讓原住民地區的福利輸送體系缺乏主體性,社工的角色在原住民地區從事社會工作更容易陷入殖民、資源壓迫等問題。尤其是行政體系在新管理主義思維之下,以績效做為首要考量,往往忽視原住民地區生活節奏與生活方式的調適狀況。此外,原住民族部落傳統集體照顧力量也被制度性排除,傳統文化的集體照顧被專業照顧模式否定,推動復振原住民族傳統集體照顧的文化落空。
為使原住民地區能夠具有符合文化特色的福利制度,建議有以下的作為:
(一)正視原住民族社會工作教育的重要性,鼓勵大學社會工作學系開設「原住民社會工作」與「多元文化社會工作」等相關課程。
(二)建構原住民族社會工作專業體系,重新審視原住民族傳統照顧文化的內涵,思考如何與當代人群服務專業結合,而不是一味捨棄傳統的照顧方式。
(三)被服務的當事人才是專家,社會工作者要承認自己在面對不同文化時,是缺乏能力的,必須更謙虛的學習。
(四)成立原住民族社會工作相關民間團體,對於政府施政給予政策建議。
(五)透過立法的手段,制定原住民族社會福利相關法律,以做為政府部門執行之依據。
定期舉辦原住民社會工作實務研討會,在實務與教學的不斷對話與討論後,建構出符合原住民族需求的原住民社會工作者以及原住民族社會工作模式。